第88章 在八零当外交官05-《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不过只要舍得花钱,还是能买到一些肉菜的。

    自从服用药丸,身体好转之后,林知言就开始疯狂的长个头,总是饿的厉害,因此并不打算在吃上亏待自己。

    小胖子张卫刚家里的条件也非常好,就更不会亏了自己的嘴。

    两人在食堂点了一份白菜猪肉炖粉条,西红柿炒鸡蛋,又加了两个红烧肉丸子,买了几个大馒头当做午饭,就找了张桌子坐下。

    小胖子随后就发现,以前饭量只有少少一点的同桌,如今饭量居然不比自己差多少,不由一脸震惊。

    尚且不知道自己猛增的食量吓到小胖子的林知言,就着菜一连干掉了三个馒头。

    等吃饱喝足,擦了擦嘴,才跟他打听起他那个据说正在首都外交部实习的小叔叔的近况。

    几个世界穿下来,林知言虽然记住了不少外交名人,但对于如何才能当好一个外交官,却是没什么头绪。

    以他的粗浅认知,想当外交官,首先好口才是必不可少的。

    加上大概率要跟外国人进行接触,还要懂多国语言,知识面也必须要广。

    当然了,他了解的都只是粗浅的皮毛,真要当好一名外交官,还必须要接受系统性的教育和培养才行。

    他既然有了报考外交学院的打算,当然得提前准备起来。

    多了解一些外交人员的要素,才知道接下来该向哪个方向努力。

    林知言如今身处北方小县城,身边已知唯一跟外交扯上关系的人物,就是小胖子的小叔叔。

    对方在恢复高考的那一年,就被首都的外国语学院录取,成了十年动荡后该校第一批录取的两百多人之一。

    对于动荡后出现人才紧缺的外交部而言,这批学生可以说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。

    尚未等正式毕业,第一批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大半就被外交部要了过去。

    虽然尚未拿到外交部正式的工作名额,还只是个实习生,小胖子的小叔叔却也算一脚踏进了外交领域。

    上个学期放假前,原主就听小胖子兴奋的跟大家炫耀过他那进了外交部实习的小叔叔。

    也是因此,林知言才想找小胖子了解一下情况。

    小胖子挠了挠头,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跟林知言说。

    其实他小叔叔当初,也是稀里糊涂的考进了首都外国语学院。

    他小叔叔唯一比其他人优秀的,大概就是语言天赋极高。

    他爷爷是个八级老钳工,当年跟苏联的援助专家打过交道,学了一口流利的俄语。

    后来他小叔叔因为好奇,就缠着爷爷教他说俄语。

    谁知小叔叔在这方面极有天赋,没用多少时间就将俄语说的贼溜。

    等到高考完报学校的时候,听说报考外语学院,有语言天赋的人录取的可能性更大,自觉考不上清北的小叔叔,就直接报考了首都外国语学院。

    这三年因为学习太忙,小叔叔除了逢年过节打电话回家,并没有亲自回来过。

    猛地被林知言问起,他小叔叔考入外国语学院后都看了什么书,学了些什么,小胖子还真不清楚。

    得知林知言也想报考首都外国语学院,将来成为一名外交官,小胖子还是挺惊讶的。

    毕竟两人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同桌,他还是头一回听他说起这个打算。

    头一回被同桌请求帮忙,小胖子挺爱面子的,当然不能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。

    当即拍着胸脯跟林知言保证,说等回家就帮他打电话问问小叔叔。

    小胖子是个很言而有信的,隔了一个周末,从家中回来后,就将从小叔叔那里打听到的都告诉了林知言。

    还给他推荐了好几本书籍,说是他小叔叔在学校的时候,就经常看这些。

    县里的图书馆藏书不少,但跟外交相关的书籍却是不多。

    找了半天只找到了一本语言的艺术的林知言,只能无奈打道回府。

    林知言第一世的时候,还是个能说会道的,只是几个世界闷头搞研究下来,语言能力不知不觉就有些退化了。

    翻看着那本语言的艺术,林知言开始努力的练习自己的口才。

    在练习口才之余,他还将自己会的那几门外语也重新捡了起来。

    早前就说过,林知言的脑域虽然得到了二次开发,智力提升许多,但在语言方面却仍是没多少天赋。

    不过尽管如此,几个世界累积下来,他熟练掌握得语言也有了四门。

    母语中文自是不必说,除此之外还有英语、俄语、以及上个世界跟着一位移民到国内,还加入了首都医药研究所的外国医药大佬学习的德语。

    在林知言边复习高中的书本,边努力为考上首都外国语学院,成为外交官而努力的时候,远在首都的张高远也正在收拾自己的旧书。

    听侄子说他有位同学打算来年报考他们学校,要当他的学弟,张高远还是挺高兴的。

    他们外交部如今格外缺人,对人才求贤若渴,若是那小同学真能考进他们学校,今后他们说不定还能成为同事。

    知道小县城很难找到外交方面的书籍,张高远便打算将自己暂时用不上的大学书籍都寄回老家,以此鼓励未来的小学弟好好学习。

    于是等半个月后,就看到小胖子突然抱着一摞书,风风火火的跑过来,转交给林知言。

    得知这些书都是小胖子那位远在首都的小叔叔寄过来的,林知言不由心生感动。

    同样获得了几本小叔叔从首都寄来的高考练习题册,小胖子却只觉得欲哭无泪。

    他大概是他们家的智商盆地,在学习上他向来没什么天分。

    因此对于来年的高考,他几乎没报什么希望。

    只想赶快上完高中,拿到毕业证书,就去爷爷所在的厂子里当一线工人。

    哪知道小叔叔受到了他同桌的刺激,连带着对他都生出了不该有的期待,希望他来年也能考到首都去。

    看着哭丧着脸的小胖子,林知言开口鼓励了他几句,并提出接下来会帮他补习。

    自己不过是提了一下,小胖子的小叔叔就这么热心的给自己寄来了这么多相关书籍,他也得礼尚往来才行。

    对于张家人来说,还有什么是比督促不求上进,一心只想进厂当工人的小胖子考上大学更好的回报?

    别看工人现在还是铁饭碗,可再过几年就会碰到下岗潮。

    小胖子真要进厂当了工人,到时候怕是就只能抓瞎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