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在林知言看来,小胖子并非真的不聪明,只是缺乏自制力,还有点多动症的症状。 趁着小胖子不注意,将从红包群里抢来的一枚凝神丸,泡在薄荷水里给小胖子喝下,自此后他多动容易心燥的症状倒是缓解不少。 听林知言讲解题目的时候,小胖子注意力总算能集中起来,也不总是动来动去了。 难得老老实实听完了一节课,心中的烦躁大减的小胖子,还以为是林知言泡的薄荷水的功效,自此后薄荷水再不离口。 在林知言尽心辅导补课下,小胖子在年底的时候,总算将以前落下的功课补了上来。 期末考的成绩出来,小胖子更是奇迹般的考了全班第九名。 虽然比起学神般的林知言,分数还差了不少,却也是他上高中后,头一回考的这么好。 张家人的感激自不必提,得了全市统考第一名的林知言拿着市里发下来的奖品,刚回到家,就听到了一个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消息。 经过半年多的调整,他大哥林正平终于从跟蔡珍珍离婚的情绪中走了出来。 林正平如今还年轻,林父林母并没有让他一直打光棍的心思。 只是还不等林父林母主动提起让他再婚,他自己就先一步给自己找好了对象,是隔壁县一个刚丧夫不久的年轻小寡妇。 据说是林正平去隔壁县帮村子里购买农机具和化肥,路上碰巧认识的,林正平对人家一见钟情。 如果他找的对象为人不错的话,即便是个小寡妇,林父林母也不会开口反对。 可等林知言见到大哥的新对象,就发现对方不管是长相还是脾气性子,都跟蔡珍珍颇为相似,顿时被膈应的不行。 不止林知言膈应,林父林母也觉得膈应。 大儿子这是还忘不了蔡珍珍,打算给自己找了个替代品不成? 有过蔡珍珍一个搅家儿媳妇就够够的了,林父林母可不想再来一个。 见不论自己怎么反对,大儿子都坚持要跟对方结婚,一副被鬼迷心窍的模样,林父林母就忍不住生气。 那女方得知林正平看上她,很可能是因为自己跟他前妻长的像,也根本不在意。 她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,因为不勤快,爱打扮,在村子里的名声也不太好。 如今好不容易碰到林正平这样条件好,又年轻英俊的,哪里舍得放弃。 林父林母见劝不动,索性不再多说。 在林正平跟那小寡妇成婚的第二天,就找来了族里人,提出分家,打算将林正平给分出去。 刚结婚就被父母分家,自己还是被分出去的那个,林正平知道后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。 自从蔡珍珍要害小弟,自己却因为犹豫,没有马上选择跟蔡珍珍离婚后,他就清楚的感觉到父母对他越来越冷淡。 只是他没想到,自己再娶,竟成了被扫地出门的导火索。 他早知道父母偏心弟弟,可没想到他们竟然偏心到了这种地步。 在农村乡下,哪家老人不是将大部分的家产都留给大儿子,靠着大儿子养老。 偏就他们家是个例外,是他这个大儿子被分出去过。 就算真要分家,也该是小的被分出去才对。 知道现在把未成婚的小弟分出去绝不可能,父母也根本不会答应,林正平当然不同意分家。 真要被分出去了,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干了什么不孝的事。 他现在可是在村子里当着小队长,再过不久村干部就要重新选举,他还想着要往上走一走,万一因着这个落选了可怎么办? 林正平心里还是知道的,当初他能选上小队长,都是大家看在他爸的面子上。 没了他爸的面子,他怕是连小队长都当不成。 小寡妇也不想刚成婚就被分出去单过。 暂且不说公公才刚五十出头,还在镇上的邮政部门当着小领导,每个月的工资和福利就有不少。 一旦被分家出去,这些好处肯定是没他们的份儿了。 光是分家后要自己干活洗衣做饭,小寡妇就接受不了。 她这位新婆婆是个手脚麻利,十分能干的,家里家外都收拾的格外利索。 她本来以为嫁到林家后,有婆婆还有两个小姑子在,不需要她经常干家务活,可以多偷偷懒,哪知道会迎来被扫地出门的噩耗。 只是任林正平和新媳妇如何反对,林父林母都打定主意,这个家必须得分。 大儿子既然不顾他们的劝说,非的娶个像蔡珍珍的小寡妇来膈应他们,他们还替他着想什么? 有了林父林母的拍板,林正平的话根本不管用,最后还是被分了出去。 虽然嫌弃大儿子,夫妻俩还是将家里的存款给他分了四分之一。 对于新媳妇提出要分走一半存款的话,林父林母理都不理。 大儿子这些年当小队长的工资,只将将够他小家的花费,压根就没什么剩余。 他们能分给他四分之一,都是看在他是自己儿子的份上。 剩下的四分之三,他们还有小儿子和两个女儿要养,哪里还有多余的分给他们。 家里的锅碗瓢盆同样分了,至于房子,本着眼不见为净的心思,林父将祖上的老房子给了大儿子。 那栋老房子虽然有些破旧,面积还是挺大的,老大夫妻俩搬过去后,爱怎么霍霍就怎么霍霍。 林母不放心把小孙子壮壮交给后妈照顾,就做主将孩子留在身边。 林正平本来是要反对的,只是猛地被新媳妇一把掐在后腰上,到了嘴边的话就憋了回去。 既然林母舍不得孩子,那就留下。 跟着他爷爷奶奶身边,还能多占点好处,免得好东西都被他叔叔给得了。 看着跟新媳妇拉着东西,头也不回离开的大儿子,尚玉芳叹了口气。 大儿子之前还挺疼壮壮的,这才刚娶了新媳妇,就把孩子抛到了一边。 人都说有了后妈就有后爹,她算是有了切实体会。 第(3/3)页